應德煇CFA(美國特許金融分析師)
企業家尹衍樑先生捐助成立的東方諾貝爾獎—唐獎,首屆頒獎典禮已於9月18日正式揭幕了!這是繼1895年瑞典人阿爾弗雷德‧諾貝爾
(Alfred
Nobel)之後最具有震撼力的國際學術獎章,2014年9月18日這天肯定會寫入歷史,這是尹先生的無私與大器,令人動容與敬佩,更是中國人的榮耀。
尹
先生於2013年宣布捐贈新台幣30億成立「唐獎教育基金會」,此乃效法諾貝爾獎以基金會型態來管理捐贈資產,以確保捐贈者永續活動的心願。「唐獎教育基
金會」亦可模仿歐美永續基金(endowment
funds)的操作架構,即在可承擔的風險下,賺取足夠的報酬以滿足3項主要支出:一、總獎金(兩年一次)二、頒獎典禮費用(兩年一次)三、日常行政支
出。諾貝爾基金會成立於1900年,為達成支援永續經費的目標,基金會設定3.5~4.0%的年投資報酬率(通膨調整後)。
過
去十年(2002~2011)由於全球股市表現不佳,又遇上2008年金融海嘯,基金會同期之平均年報酬率僅為1.5~2.0%,遠低於3.5~4.0%
的要求報酬率(required returns),也低於3.0%的成本比率(cost
ratio),迫使基金會不得不於2012年宣布降低現金獎金(每人由140萬美金減為110萬美金),以確保基金本金不被侵蝕。同時基金會除了積極削減
行政支出與頒獎典禮費用外,也經由調整資產類別的投資比重,意圖提高平均投報率—特別是增加另類投資(alternative
investments),尤其是對沖基金(hedge
funds)。尤有甚者,基金會打破過去絕不拓展募款計畫,已悄然於2012年開始接受外界的慈善捐獻以充實基金資產。
2011年該基金會
也推動組織與人事變革,在董事會下設投資委員會(investment
committee),聘雇外部專業人士協助管理資產、建議資產配置、遴選經理人與攤派代操資金等事宜,以彌補委員會專業知識之不足。董事會並確認政策配
置(policy
allocations),明定股票投資50%±10%,債券投資20%±10%,另類投資30%±10%。根據基金會2012、2013年報,其平均年
報酬率為8.2%、9.4%,投報率已顯著改善。2013年底投資組合中股票佔56%(瑞典股票僅9%),債券15%(瑞典債券10%),另類投資29%
(對沖基金20%)。總的來說,風險資產(股票與另類投資)占比高達85%,其中美股投資最多約36%。2013年底基金資產總市值約為4億7千萬美金。
2013
年『美國之音』專訪尹先生時,他曾說『這個獎項每隔10年還要調整,往上調整。另外,評獎的科目也不限於目前的四個,也可能是5個、6個。』目前唐獎基金
資產約為一億美金,尚不及諾貝爾獎的四分之一,且獎金高於諾貝爾獎,因此在尹先生不繼續捐贈的前提下,「唐獎教育基金會」若要維持高額獎金與未來加碼,其
要求報酬率必須高於諾貝爾基金,否則本金必被侵蝕。
但是提高投報率,投資風險隨之增加,雖然唐獎與諾貝爾基金都屬極長投資期限,風險忍受度
(risk
tolerance)也較一般機構法人(退休基金、壽險)高,然而唐獎董事會必先確認風險與報酬目標,否則將如亂槍打鳥,必難達標。由於無法自「唐獎教育
基金會」官網一窺其投資政策書(Investment Policy
Statement),為避免重蹈諾貝爾基金覆轍,筆者僅就有限信息提出以下建議:1. 成立投資委員會、延聘外部財務顧問、遴選代操經理人;2.
以諾貝爾基金會的政策配置為起點,決定標準權重(normal weightings);3.確認標竿(benchmark);4.定期評估績效。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上週宣布射出他的第4箭,結果台股毫不給力,不但成交量依然低迷,指數更是直直落頻創新低;這其中雖然有國際股市重挫與食
安風暴的衝擊,但背後真正的原因,是包括曾主委在內大家不敢說、但多數股民卻心知肚明的真相-就是如今的台股根本不能玩!而對賺不到錢、風險又高的市場,
再多的「利多」都缺乏吸引力。
外界基本上肯定曾銘宗的用心,但也不諱言這是虛弱無力的一箭。更殘酷的是,第4箭唯一的亮點在於提高上櫃股票融資成數到6成,結果利多一出生技股卻帶頭急殺,櫃買指數也連續拉出長黑、跌幅更甚集中市場,當場給曾主委打臉!
回
顧曾銘宗的四支箭,主要著力點集中在信用交易、當日沖銷等,不過政策效益一直存有爭議,批評者認為主管機關帶頭鼓勵投資人短線進出,與賭場擴大客人信用額
度引誘其豪賭如出一轍;不但與長期投資的理念背道而馳,更何況當沖要賺錢談何容易,根據非正式統計,10次當沖要做對7次才能打平、做對8次才能獲利,因
此主管機關所謂的利多,無異是推散戶入火坑。
回歸到具體數字,台股從7月中9593點回檔以來,融資餘額基本上沒有波動,即使相較去年9月
曾銘宗開始射箭以來,台股融資餘額也僅增加約260億元,融資餘額長期低檔徘徊,顯示投資人並不領情、進場買股意願低落;金管會宣稱第4箭要讓大戶、散戶
等內資歸隊,彌補外資出走的量能缺口,恐怕是緣木求魚。
事實是,市場資金並不缺,只是遠離股市。台股今年農曆年後,從8230點一路漲到
9593點,但這一千多點的漲勢,真正能賺到錢的散戶屈指可數;資深一點的投資人都知道,台股的市場結構已發生根本的改變,早已不適合一般投資人生存。早
年主力時代股市被稱為吃人市場,但如今由外資、內線交易一手掌控的台股,卻堪稱是坑人市場!
台股從早年主力時代再到以國內投信為主的法人時
代,都還有散戶獲利的空間,大戶吃肉、散戶喝湯,只要行情好,大家都有錢賺;但演變至今,在成交量有限下,每波行情只有10%~15%的股票在漲,其餘一
千多檔文風不動,等行情結束卻一起回檔,對多數散戶來說,漲時沒份、跌時大賠是活生生的寫照。
如今,在股海中打滾的都是職業玩家,最大咖的
當然是外資,其次是由大股東、主力、金主串連部分媒體的「內線交易聯盟」。放眼全球主要股市,沒有一個市場像臺灣一樣,會坐視外資擁有如此絕對的影響力,
而且量越少、波動越小,外資的掌控能力越強;如今外資靠著期貨、現貨兩手策略,讓台股成了名副其實的外資提款機。
而「內線交易聯盟」這一年來則集中火力在生技股中翻雲覆雨,不過「基亞事件」讓不少人元氣大傷;一位資深操盤人感慨,現在內線交易比以往任何時期還嚴重!因為量小無魚,大戶更需要憑藉內線、重點出擊才玩得動、賺得穩。
大家仙拚仙,玩的是高來高去的金錢遊戲,比的是誰的銀彈多、內線準;今日的股海比往昔更叢林化,沒有資源的散戶們千萬不要自認藝高人膽大,更不要聽信什麼投資達人、股市先覺的誑語,定下心來、看戲就好!
謝璧蓮中央貿易開發公司監察人
越南受中國統治到清朝(19世紀初),1945年北越獨立陸續打贏日、法、及越戰後將南越統一,但中國隨即在1979年發動攻擊越南,越南
尋求蘇聯政府軍事支持在中國邊境地區發動「中越戰爭」歷時28天,結果越南又打贏中國,此後中越經歷邊境流血衝突長達10年,直到1989年。正當越南在
邊境爭戰對經濟造成負面衝擊之際,中國已於1978年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而越南在晚了整整十年後效法中國開始核准外資進入,近年來越南已經以「第二個
中國」的姿態在國際政治與經濟舞台上崛起並迅速占有重要地位。
主要影響越南經濟開放及對中國關係的關鍵,非武元甲莫屬,武元甲元帥是除胡志
明外,越南近代史上最具有重要地位及受到崇拜的英雄,有「紅色拿破崙」、「奠邊府之虎」之稱的武元甲出生於1911年,其熱衷研究拿破崙的軍事戰
術,1938年加入胡志明創立的共產黨。越南令人嘖嘖稱奇的成功戰役都由其領導指揮作戰包括1954年奠邊府之役擊敗法國,以及在胡志明過世後仍於
1975年帶領越共最後擊敗美國。
越
南解放後,武元甲除主張經濟開放外並發展務實的外交政策,在對中政策為反中國之擴張主義致力於中越邊境戰爭,但武元甲1939年在日本入侵前曾同胡志明一
起逃往中國,那裡有著不容抹滅的情份,故對內為「反對反華」政策做出極大努力,在眼見中國巨龍儼然成形之際,極力倡導越南效法中國大陸實施經濟改革,促成
越南經濟發展急起直追,被譽為「亞洲新虎」。
武元甲已於去年10月逝世,從武元甲到越南政府都務實於現實的外交,在中國與美、日等國的矛盾
中尋找平衡中國的對策以求適當的生存之道。武元甲1990年出席北京亞運會中越關係開始好轉,但他後來更鼓勵越南與美國改善關係,終於1995年越南與美
國恢復外交關係並成為緊密的貿易伙伴。在與日本的關係方面,因中日釣魚島主權糾紛解不開的歷史情結事關領土主權、民族感情和尊嚴,致使日商棄中國擇越南成
為越南最主要的外資之一,安倍上任後出國拜訪的第一個國家就是越南。
大前研一認為越南具備在全球市場上成功的一切條件,除勞工和土地之成本
低廉、原物料資源豐富、多元文化及美語普及有利國際化之條件外,越南實可建立世界遺產觀光經濟體,世界遺產美不勝收厚植越南觀光潛力,北越有下龍灣,中越
有美山聖地、會安古鎮、順化皇城、風雅洞。除世界遺產外,尚有東方夏威夷之稱的中越峴港,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認定為「全世界六大美麗沙灘」、美國國家地理
雜誌稱為「50個人生不可錯過的旅遊勝地」,還有越南中部的大勒山城由Lonely
Planet精選世界八大蜜月勝地中亞洲唯一入選,以及芽莊海港蘊藏泥漿溫泉是非常聞名的海濱渡假景點。世界百大城市飯店聲譽排行前十大城市中,越南河內
排名躍居全球第二、亞洲第一。中國經歷文革但越南卻沒有,且越南文化融合中國千古文化與印度佛教的神祕再加上法國的浪漫色彩,形成非常特殊又極具優勢的迷
人國度。
當越南新虎遇上中國巨龍,經濟面對中國仍有相當之依賴,然而南海主權問題爆發導致原先預定由中資企業BOT的多項基礎建設均遭到停
擺。所幸越南因盤踞重要軍事與經濟戰略地位,軍事方面在美國制衡中國的同時越南伺機借美國之力抗衡中國在亞洲的勢力,經濟方面越南轉向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擴
大對世界開放,除可前進中國及其他東協的基地外,越南更為前進美國的最佳據點。台灣應好好把握越南這好友,但要注意龍爭虎鬥避免陷入中越台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