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傳出後全球股市大漲,S&P500甚至創下歷史新高,台灣股市因為秋節連假,未能共享此波 慶祝行情,讓許多國內投資人為之扼腕。但股市上揚僅持續一天,隨後全球主要股市大都回檔下跌,顯示投資人在激情過後仍有疑慮。QE究竟是帶動美國經濟復 甦、甚至協助全球景氣改善的良藥,或是新興國家股匯市及全球資源市場的鴉片,顯然在投資人心中仍是個問號。
根據聯準會所發佈的FOMC會議 紀錄,明白表示「委員會認為,展望經濟和勞動市場,其趨降風險已經消退」,顯示聯準會對美國經濟復甦已有相當信心。惟對於未來的兩個隱憂,仍不敢掉以輕 心,亦即「抵押貸款利率持續上升且財政政策正抑制成長」,因此認定「近幾個月觀察到的金融緊縮情形若持續,可能會導致經濟和勞動市場改善步伐減慢」,從而 「考慮到聯邦政府的財政緊縮程度」,委員會決定「每月將持續購買400億美元的不動產擔保證券,以及450億美元的長期公債」。
從以上 FOMC的會議紀錄觀之,聯準會之所以會維持既有的數量寬鬆QE政策,重要考量之一在於美國兩黨惡鬥,若10月1日以前不能達成財政支出協議,更大規模的 財政減支將自動生效,勢將影響現有的經濟成長步調。另外,為了讓長期投資及耐久財消費持續成長,也對維持低利率作了政策前瞻指引,亦即「在資產購買計畫結 束且經濟復甦轉趨強勁之後,高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立場,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仍屬適當。尤其,委員會決定維持聯邦基金利率於0至0.25%的目標範圍之內, 且目前預期此異常低的聯邦基金利率範圍,在失業率高於6.5%之前,都屬適當。」換言之,此次FOMC會議不但決定將繼續印鈔票,確保其資產採購計畫維持 不變,且在失業率降至6.5%之前,也將持續維持偏低的利率水準。
值得注意的有兩點:其一,聯準會作為美國央行,理應注意寬鬆貨幣政策對長 期通貨膨脹的影響,但會議紀錄中對通貨膨脹的關注顯然輕描淡寫,例如「通膨在未來一至兩年預期將高出委員會2%的長期目標,但不超過0.5%,且預期長期 通膨將持續獲得良好控制」,顯然聯準會重視成長與就業甚於通膨控制。其二,整個FOMC會議絲毫沒有提到QE對國際市場的影響,FOMC明知QE導致國際 熱錢流竄至新興國家股匯市與國際能源及貴金屬市場,以致QE退場與否嚴重影響新興國家的匯率波動與黃金、原油價格的漲跌,但FOMC對此不聞不問。
簡 單的說,QE是美國救經濟的良藥,但嚴格說來,大部分的錢都跑到國外去了,否則以目前聯準會的資產負債已經增為金融海嘯前的3倍,此次FOMC會議卻還在 擔心其國內金融緊縮,導致抵押放款利率持續上升。在資本流動不受管制的自由經濟體系下,聯準會心知肚明,雖大量印鈔但能留在國內的有限,熱錢跑到新興國家 淺碟式的股匯市場,把這些國家的股匯市當作提款機,予取予求。可悲的是這些國家,好像吸鴉片上癮似的,依賴國際熱錢為其股匯市擴大規模,以展現其資本與外 匯市場的成長績效。
QE產生的熱錢,另一個重要去處是在供給缺乏彈性的國際能源與貴金屬市場,熱錢所產生的假性需求在能源及貴金屬期貨市場 扮演價格決定者角色。9月18日FOMC會議結論一公布,黃金價格大漲4%,可以看出熱錢不走,炒作不止。自金融海嘯迄今五年間,熱錢在能源及貴金屬市場 翻雲覆雨,西德州原油最高價達每桶114.37美元,為最低價每桶31.12美元的3.67倍;黃金最高價為每盎司1,900.38美元,為最低價每盎司 789.50美元的2.4倍,這些都拜美國QE熱錢之賜。
如果世界經濟的榮景是靠QE熱錢製造出的繁榮假象,就像吸食鴉片上癮一般。外觀 上,股市、匯市、能源市場、貴金屬市場等各個市場交投熱絡,但整個融資過程,卻是聯準會提供資金給商業銀行,商業銀行再貸給投資銀行與私募基金,投資銀行 與私募基金則進場炒作,肥了資本家,瘦了一般社會大眾,貧富差距與財富分配不均度日益嚴重。而且,一旦聯準會改弦易轍,以抑制通膨為重,QE若迅速退場, 這些繁榮假象將如我國央行所稱遭到「九級強震」,摧枯拉朽,迅速崩毀。
QE不退場,如果認為該慶祝,那就繼續吸食鴉片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